重点实验室揭示新冠病毒控制期间上海大气细颗粒物浓度降低的主要归因
发布时间:2020-07-30

     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晖博士为第一作者、陈建民教授为通讯作者近日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发表论文“Impact of quarantine measures on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PM2.5 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in Shanghai, China”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 2020.140758)。该论文关注新冠疫情爆发后的隔离措施下,人类活动水平下降及人为排放减弱后,大气中PM2.5化学组分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了低排放条件下细颗粒爆发事件的成因与特征。

     他们利用高时间分辨率气溶胶飞行质谱(Tof-ACSM)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进行的观测表明,控制疫情期间PM2.5的降低主要归因于硝酸盐和一次气溶胶的降低。隔离期之前,硝酸盐占难熔PM2.5的37%;隔离期间,由于NOx大幅度降低,硝酸盐浓度降低了约60%,铵盐作为主要的阳离子,浓度同时降低了约45%。来自一次排放的氯盐和碳氢有机气溶胶(HOA)的浓度也有所下降。相比之下,硫酸盐和含氧有机气溶胶(OOA)的浓度略有下降,在隔离期间,它们的贡献分别增加到27%和18%,共同引发了两次PM2.5超过100微克/立方米的污染事。基于大气氧化剂(Ox = O3 + NO2)和氮/硫氧化比(NOR/SOR)来表述大气氧化能力,研究发现随着二次气溶胶的贡献增加,较低的NOx和硝酸盐浓度并不能完全避免上海在疫情期间出现雾霾。

     上海环境监测中心伏晴艳博士、段玉森高工等作为共同作者参与论文写作发表。该论文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21806020、91843301、91743202、41805091)、国家科技部 (2016YFC0202700)/崇明生态研究院(ECNU-IEC-202001)和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690958-MARSU-RISE-2015)的支持。